昆山市柏庐幼儿园 李继红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著名的教育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我对这句话感触很深,所得到的启示就是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很重要。然而,科学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过程,它有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为幼儿主动探究提供了路径。因此,幼儿教育要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活动,来提高幼儿主动探索能力和自我探索精神。从小养成了这种探索精神,将会推动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自主地认识世界,促进自身的发展。近年来,本人在科学活动中幼儿自主性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选择适合活动内容
1.选择感兴趣的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育内容,才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热爱科学,因此,教师应善于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针对幼儿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教育活动。例如:大班幼儿对恐龙很感兴趣,我们就生成了“恐龙的世界”这一主题活动。围绕“恐龙的生存时间”、“恐龙的生理特点”、“恐龙的生活习性”、“恐龙为什么会灭绝”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探索活动,通过发动幼儿上网查找资料、看图书、图片及电脑课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幼儿的疑问得到了科学合理的解答,并在活动中又引发出许多疑问,如:恐龙会不会吃人?恐龙有多少种类?等等,在探求答案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问题,再寻求答案。通过这些科学游戏活动,幼儿获得了生物发展进化、自然选择、环境变化的知识,教师在活动中尊重幼儿的好奇心,支持幼儿通过多种渠道寻求答案,鼓励幼儿对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幼儿尊重科学,尊重客观事实,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幼儿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2.选择符合年龄的内容
教师应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的内容,使幼儿容易接受并产生强烈的兴趣。如:在中大班开展《我身边的科学》系列科学活动,选择“勺子的秘密”、 “有趣的筷子”、“物体间的空隙”、“各种各样的蛋”、 “奇妙的锁”等游戏内容,这些都是幼儿生活中所熟悉和常见的,但这些事物中都蕴含着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教师让幼儿通过亲身的实践活动来发现这些有趣的秘密,把深奥的道理直观化,引导幼儿认识到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有科学,认识事物、现象的相互关系,开阔了幼儿的视野,促进了幼儿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
二、为幼儿创造有利于探索的条件
1.给幼儿充足的探索时间
科学经验的获得、概念的建构,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它需要有一个过程。对幼儿来说,这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就更长,因此,必须给幼儿足够的操作、探索时间和机会。比如:小班幼儿搭积木时,怎样才能使楼房盖得高、又不容易倒塌呢?教师让幼儿多尝试、多操作,比一比谁盖的楼房最高,观察他是怎样叠放积木的。渐渐的,幼儿发现把大块的积木放下面,小的积木放上面就能使楼房盖得高,又不容易倒塌。由于给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操作时间,许多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尝试和失败,反复琢磨,最后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2.提供良好的环境
我们在班里开设了科学游戏角,放置一些专供幼儿做科学小游戏的材料和工具,如磁铁、平面镜、凹凸镜、放大镜、三棱镜、电池、电线、小电珠等,在区域活动时,让幼儿自己去做各种简单易行、自己有兴趣的小实验、小制作,如“光的折射”、“沉浮”、“摩擦生电”;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具有一定声、光、电、力的玩具,如:用硬板纸和火柴棒做陀螺,用一次性杯子和线制作电话,做声音传播的实验等。在实验过程中,渗透了科学探索,激发了幼儿兴趣,发展了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周密性及创造才能。
在幼儿园的科学发现室中,幼儿步入了光学、电学、声学、力学生物学的王国,他们动手动脑,一遍又一遍地尝试,一次又一次地探索,获取真知。在认识磁铁时,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小块磁铁,一些铁制品和非铁制品,让幼儿自己去找出磁铁会吸引住什么的答案。在认识沉浮时,教师让幼儿自己选择能放进水里的物品进行实践探索。就这样,幼儿自由地翱翔在科学游戏活动中,不受任何的限制和约束,在探索中获取科学知识经验。
种植和饲养也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活动,在教师带领下和孩子一起种植一些常见易养的植物,饲养一些小动物,用小铲子、浇花壶让幼儿学习播种、浇水、除草等劳动,轮流照顾小泥鳅、小兔、乌龟、金鱼、小蝌蚪等,指导大班幼儿动手画图作观察日记,记录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不仅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三、发挥教师在科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1.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合作
在科学活动中,同伴间的讨论和合作,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提高科学探索活动的水平,有利于幼儿的协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这样的机会。例如在“物体间的空隙”活动中,教师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来做实验并记录,同一小组幼儿之间及各小组之间就自己的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并进行比较,最后在相互合作、相互讨论中丰富了幼儿的认识,得出了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子,最后装沙子才能把三样东西全部装进大瓶子里的科学道理。总之,教师要处处为幼儿考虑,做一个有心人,组织一些多彩的科学游戏活动,让幼儿的身心在探索和操作中得以发展。
2.多运用启发性的语言
教师应当多运用启发性的指示或暗示,来指导幼儿的科学游戏活动,鼓励幼儿积极思维。例如:一次随机教育活动“小蝌蚪先长前腿还是后腿”中,我问小朋友谁知道小蝌蚪是先长前腿还是先长后退?有的说:“小蝌蚪先长前腿,再长后退。”有的说:“小蝌蚪的前腿和后腿一起长。”还有的说:“小蝌蚪先长后退再长前腿。”我想可能是家长告诉他们的吧。”于是,我对他们说;“我也不知道小蝌蚪先长哪条腿,我们一起观察好吗?”“好!”。五一长假后,孩子们一走进教室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他们的小蝌蚪开始长腿了。有的说;“我有两只长后腿了。”我有四只开始长腿了。”还有的说:“我有五只开始长腿了。”这时明明抢着说:“我有两只已经变成小青蛙了,尾巴也没有了。”文文说;“我有一只长了四条腿,可是它的尾巴还在。”这时我问孩子们:“小蝌蚪是先长后腿还是先长前腿?”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先长后退再长前腿。”天天还把小蝌蚪的生长日记拿来给我看,上面还有妈妈帮他做的记录和自己画的两只长后腿的小蝌蚪。听到小朋友的小蝌蚪都长腿了,林林着急地对我说:“老师小朋友的蝌蚪都长腿了我的为什么没有长腿了,一位小朋友说;“肯定是你忘了给它吃饭了。”“我天天给它喂好吃的。”“可能是你的小蝌蚪太瘦了,要加营养。”“我妈妈天天都说要给我加营养,让我长得高高的。”圆圆抢着说。接着的几天,陆续听到幼儿大声叫:“我的小蝌蚪长腿了。” “我的也长腿了。”孩子们兴奋极了。
3.正确对待幼儿的成功与失败
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发现或解决问题的速度有快有慢,对结果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也有所不同,但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那么不管是成功与失败,都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有时还要特别关注暂时没有成功或失败的幼儿,给他们以特别的建议。如:有些操作了很久仍没有成功,要鼓励幼儿:“别着急,再试试,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做到的。”否则,能力弱的幼儿经常失败,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以至对探索活动失去兴趣。
总之,幼儿科学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幼儿全面的、初步的科学素质,这种素质不单纯表现为个体掌握科学知识量的多少,也不是单纯表现为幼儿对知识的学习能力,而是幼儿表现出的一种热爱科学、理解科学、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内在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科学活动的开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掌握科技信息,才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