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柏庐幼儿园 沈娟
在所有的知识中,科学是使一个人终生受益的,具有永恒价值的知识。一个具有科学思维习惯的孩子,他在人生中会少走很多弯路。正因为科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科学教育是我园的特色,我们正在进行科学教育常态化的研究。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经过一阶段的观察、研究后发现,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科学小实验是激发他们爱科学的最有效的方法。
一、小班幼儿最爱科学小实验。
1.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幼儿最爱科学小实验。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们要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主要就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在我们班开始的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最喜欢还的还是动动手玩一玩这类的科学小实验。
我们班的科学常态化研究有“每周一问”、“科学角”游戏和各种融入在生活中的科学启蒙知识。如:在图书角里投放关于科学的绘本图书,在主题墙上布置有关科学的内容,平时生活中讲各种科学小故事,看有关科学的动画片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做各种科学小实验。由于小班爱动的特点,每次做科学小实验,全班都是人人参与,活动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2.实践说明小班幼儿最爱科学小实验。
小班下学期一个教活动的时间是15分钟,能在这15分钟内注意力完全集中的孩子是比较少的,一般都是在10分钟左右,注意力比较差的孩子是在5分钟左右。而每次做科学小实验,由于各种实验操作材料比较多,老师示范讲解要比较详细,最后加上孩子们的操作,往往所需要的时间都在半小时或者半小时以上。但是就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班的孩子也能从一开始到活动结束,注意力高度集中,这就是科学小实验的魅力。就像我们开展的科学活动《溶解》中,我们每个孩子一共用奶粉、红糖、果珍、木头、塑料、玻璃球6种材料一一进行操作实验,活动时长约为40分钟,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根据老师的指导要求进行操作,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的专注、快乐和兴奋。
而相对于孩子们比较喜欢的科学动画片,如《超级侦探》、《米奇妙妙屋》等,在播放时长为30分钟的时间内,全班只有70%的孩子是从头到尾全部认真观看的,20%的孩子看到第20分钟左右时开始讲话、做小动作了,另有10%的小朋友只是随意看看,相对比较喜欢那些《熊出没》、《猫和老鼠》之类的动画片。
看科学图书则要比看动画片的兴趣再弱一些,一些立体的科学翻翻书还能让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翻上10到15分钟,但是他们粗粗地翻过一遍最多两遍后,科学图书就被无情地送回小书架上,孩子们又会换一本新的再粗粗地翻上一遍。
听科学故事的兴趣则要更少一些,特别是一些如毕升、张衡、牛顿等科学家的故事,孩子们不是很感兴趣,这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年龄、兴趣等相距有些远了。听故事时常常表现出非常无聊,甚至个别幼儿很不耐烦。
二、怎样在小班开展科学小实验。
1.从简单的小实验开始。
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比较弱,要在小班进行集体的科学小实验活动,一开始我也比较愁,怎么做呀?从简单的小组实验开始做。就像在做“不倒翁“的实验中,我只要在每组提供一个不倒翁和一个会倒的机器人玩具,让各小组的孩子们一起碰一碰、玩一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会发现这个不倒翁无论大家怎么推呀、按呀、倒过来放呀,结果还是头朝上的站着。而另一个机器人玩具,孩子们轻轻一碰就倒在了桌子上,如果没有人扶起来它就一直倒在桌子上动也不动。像这样的简单的以小组形式开展的科学小实验游戏,老师准备、指导起来会比较简单,孩子们也非常感兴趣,从而激发了幼儿喜欢科学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慢慢学会观察和思考。
2.在实验中养成良好的操作常规。
小班进行科学小实验活动,老师最怕的就是操作常规。可能由于怕,我们就越不想去做,而越不想去做,我们就会更怕。其实小班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操作常规的好时机,只有在小班养成了良好的操作常规,到了中大班才能开展一些比较复杂的科学小实验。我在小班开展科学小实验时,第一次先让孩子们看老师是如何操作的,然后请个别上来,由老师一对一的进行指导操作。其他小朋友可以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利用早晨桌面活动、自主性游戏活动、餐后活动、区域活动、甚至放学后家长还没来接的时候,进行一对一的操作活动。一个良好的习惯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所以第一次的实验操作老师一定要细心指导,最好是一对一的指导。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采用小组操作的模式进行科学实验操作,等到小组形式的实验操作非常顺利以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每个人的实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但能学会各种实验操作的方法,还能根据老师的指导先放什么,后放什么,如何观察、讨论,最后整理好自己的操作材料。
3.初步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记录实验结果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孩子们的绘画水平也是在一个初级阶段,生活经验也有限。所以我个人不建议在小班上学期让孩子记录实验结果,但是可以在下学期的后半阶段,让孩子用画圈、打勾等选择的方式来记录实验的结果,为中班开展科学实验并学会记录做一个准备和铺垫。
三、小班科学小实验的常态化。
一开始我每周会设计一次简单的科学实验操作活动,后来发现这不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操作探索的欲望,每当我收起操作时他们的脸上都充满了失落,常问我:“什么时候再玩?”我发现每周一次的常态化不够,可是每天一次的常态化我就不用开展其他的教育教学活动了。一次主题墙的设置启发了,让走廊墙面变成幼儿实验操作的平台,把课间游戏和科学小实验整合,让幼儿在自由活动和休息时间中主动地开展科学小实验。
我在走廊的墙上贴了许多盒子,把实验材料放在盒子里,孩子们在大多数的自由活动或休息时间里都可以自主地去选择喜欢的材料,然后玩一玩。比如:我在小铁罐子里放了各种不同的种子,然后堵住口,让孩子们摇一摇、听一听,不同种子在小铁罐里发出的不同声音,过一阶段后,我会把种子换成其他物品,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一有空就会去玩,在玩的过程中知道了物体间的碰撞能产生声音,而且不同物体的碰撞产生的声音也不同。又如我还放了三原色的透明塑料卡片在盒子里,孩子们可以透过卡片看世界,透过红的世界就变成红的,透过蓝的世界就变成蓝的,把红的和蓝的放在一起就变成紫的。
一些轻便的科学操作材料和课间游戏有效的结合后,孩子们就可以天天玩科学,从而激发了对科学实验的热爱,而且收放的操作常规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