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收藏本站|昆山智慧云平台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在探究中亲近科学
[发布时间2019年5月14日]

一、材料适宜,激发探究兴趣

我们认为科学探究活动中首先要选择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材料,再者,材料要就地取材,既节约成本,又能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探索。所以,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操作材料可以是玩具,也可以是日用品,多数时候甚至可以是一些废旧物品。

1.选择生活化的材料。简单的操作材料能减少幼儿操作时的干扰因素,便于他们缩小探究的范围,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如科学探究活动“有趣的滚动”,我们选择的材料中有薯片罐、积木、皮球、快餐面碗、纸杯等,既有玩具,又有废旧物品,易收集,也体现了环保精神。同时,幼儿对这些材料非常熟悉,为下一步的探究提供了认知基础。再如探究活动“它们能吹出泡泡吗”,我们选择的是各种吸管、毛笔的笔杆、圆珠笔的笔管、筷子、管子积木和螺丝积木,这些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幼儿熟悉这些材料的特质和使用方法,为后期的操作活动排除了认知干扰。

2.选择科学性的材料。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本身的特点要和有待幼儿发现的科学现象相吻合。如探究活动“不倒的蛋娃娃”中,我们选择的是两种外形完全一样的蛋娃娃,其中一个是站立不倒的,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发现不倒蛋娃娃是比较重的。我们还选择了油泥、石块、铁螺丝等有一定重量的材料,利用这些材料让幼儿成功制作出不倒的蛋娃娃,发现不倒蛋娃娃的秘密就是它的底部有重物而且较均衡稳固。又如探究活动“有趣的滚动”中,我们选择的材料是薯片罐、圆柱积木、皮球、快餐面碗、奶茶纸杯等,这些材料隐含了三类物体的特征:圆柱体、球体和半截面锥体,这些材料的特征和物体滚动规律是息息相关的,幼儿在与材料互动过程中能直接发现这三类材料滚动的不同路线。

二、智慧回应,提高探究兴趣

幼儿对万事万物都充满着好奇,总是想知道为什么,如天为什么会下雨?种子为什么会发芽?鸡蛋为什么能孵出小鸡?……问题是幼儿探究兴趣的源头,成人回应的态度对提高幼儿提问兴趣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幼儿的问题,教师要认真倾听和对待,使幼儿深刻体验到“我的问题真的很重要”,从而有效的提高幼儿提出科学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老师在观察幼儿操作时,会发现孩子们会遇到各种程度的困难,因此老师在活动中也要注意多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提问。如:“它像什么?”、“如果…会是什么样子的?”、“换一个角度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你采用的是什么办法?”、“你是怎样发现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变化?”等,有些答案通过孩子们换个角度尝试、思考就可以迎刃而解,孩子们也就会更有动力区探索发现。

例如:一天户外活动,两个大班幼儿无意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会变,他们好奇地问教师:“为什么我的影子有时长,有时短呢?”教师没有听而不答,也没有简单地告诉他们对全班幼儿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的问题引起了其他幼儿的热烈讨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道理。最后,孩子们提出:再去操场上玩一玩、试一试。第二天户外活动时,在操场上,孩子们东跑西跑,一会儿在树下,一会儿两个人抱成团,反复探究“什么情况下自己的影子变长,什么情况下自己的影子变短,什么情况下影子就消失了”,科学探究活动“太阳和影子”就由此产生了。从实例中可以看出,幼儿的问题得到了教师和同伴的重视,师幼共同参与讨论与探究,这样的回应不仅能满足幼儿探究的需要,更能保护幼儿提问的兴趣,养成科学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错误”尝试,保护探究兴趣

幼儿的探究活动是由一个个尝试行为组成的。幼儿尝试的兴趣需要安全的、支持性的心理环境,因此,教师应打消幼儿的顾虑,让幼儿处于“错了不要紧,脏了没关系”的心理状态,安全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

尝试—错误—再尝试,只有经历错误的过程,幼儿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有时,教师千方百计地创设条件、挑选材料,避免幼儿出现错误的尝试,可正是这些看似完美的设计,剥夺了孩子犯错误的权利,也磨灭了孩子探究的兴趣。例如: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中,为避免出现不便解说的物理现象,教师选择的材料都是标准的球体、圆柱体等,使幼儿探究的内容单一,探究结果同一,幼儿尝试的兴趣越来越小。在讨论“这些物品能怎么滚动”时,小南说:“茶叶罐(圆柱体)滚的时候会拐弯”,教师急忙阻止了他,请其他幼儿说。事后发现,小南的茶叶罐以为没有盖子,使得茶叶罐一头重一头轻,滚动时确实会“拐弯”。这个案例说明,在探究活动中,幼儿出现了错误的结果,或者错误的表达时,教师不要紧张,要在关注幼儿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引导幼儿再次尝试,也可以留下疑问和悬念,引发下一次的探究活动。

其次探究活动中,幼儿会因为操作各种各样材料而弄脏衣服、鞋子,甚至是桌子、地面等。教师对这方面的要求应该尽量少,如果限制过多,幼儿会缩手缩脚,还会认为“探究很麻烦、很累”。

为了进一步放开幼儿的手脚,使幼儿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我们还探索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给予幼儿更开放的空间和机会,让幼儿可以做到“场地我来选、工具我做主、时间我决定”。

    四、注重交流,感受探索乐趣

幼儿在进行探究活动过程中和活动后,会有一种表达的潜力和欲望,他们急于想把自己的新发现老师或同伴讲述,想把自己的疑惑向其他人说说。在表达与交流、听取同伴意见的过程中,他们知道了可以有多种办法解决问题,也能从同伴的讲述中得到灵感激发创造的火花。例如在实验区,为了满足大班幼儿的实验操作欲望,我们投放了一些电阻,电灯泡放在实验区,要幼儿跟着说明书自己拼搭,使得电灯泡亮起来,别小看这小小的实验,其中包含了许多复杂的过程,一开始,很多孩子都一个个敢于探索,但由于人少主意也少,往往以失败告终,于是老师为他们出点子,让他们两两合作来做实验。从那以后,实验区总有很多小朋友在那里合作做实验,而且在做实验的时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可喜的是,每次玩游戏,实验区总有小朋友能够把电灯泡点亮,一个个脸上都流露出自信的笑容。

同伴的交流,让幼儿更能感受探索的快乐。此外教师应更加注重性格较内向的幼儿,给他们多一些表达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萌发创造意识。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创造能力并不只是在某些外显的幼儿身上体现出来。

  因此,在开展科学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及时鼓励幼儿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失败了不要紧,可以试一试其他的解决办法,培养大班幼儿坚毅的性格品质。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因此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以百倍的耐心呵护孩子们创造的火花,并伴随着他们一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