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收藏本站|昆山智慧云平台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指引下幼儿园科学游戏创新实施的研究》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7日]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指引下幼儿园科学游戏创新实施的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昆山市柏庐幼儿园课题组

 

2016年12月,徐玲芳园长主持的《“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指引下幼儿园科学游戏创新实施的研究》,被批准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叶研专项课题。近三年的课题研究,课题组聚焦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以及幼儿园课程理论,立足童年立场、全员参与,深度促进幼儿个性、判断力和创造精神在幼儿园科学游戏中的生长,课题研究与幼儿的自主发展同生共长,研究与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一、研究的缘起

(一)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

幼儿园是一个育人的场所,是一个梦开始的地方,一所幼儿园的开启不仅是园门,更是文化。将幼儿园办成“一个被称作幼儿园的地方”是追求教育理想的真命题,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与江苏省课程游戏化“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精神有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皆具有关注幼儿生命成长、追求快乐童年、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核心内涵。作为一所苏州市级“科技特色幼儿园”,我园对幼儿的科学教育研究有近7年的历史,“勤于动脑、乐于动手”是我们在日常科技教育活动中一以贯之的儿童自主发展目标,每年11月的幼儿园“科技创新月”、5月的幼儿园“科普宣传月”是幼儿园科技特色创新实施的展示舞台。7年来,“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处处有教育”是我们在科学教育实施中始终秉持的文化精神,如何让对科学游戏已有浓厚兴趣的柏幼孩子获得多元发展?如何让创新科学游戏的组织与实施获得内涵拓展与价值提升?如何让柏幼“幼儿成长的乐园、教师成长的学园、家长放心的家园、社会认可的校园”的办园目标在“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指引下落地生根?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是柏幼发展的立身之本,更是实现“真幼儿园”教育理想的最佳路径。

    (二)本课题研究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设想,通过课题聚焦儿童视角、推动幼儿园科技特色的内涵整体发展。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以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如何挖掘适合幼儿的科学教育内容,并以游戏的形式,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实践操作,满足幼儿探索欲望,挖掘幼儿潜在的可能性,激发幼儿对自然、社会的兴趣和爱科学的情感?二是通过哪些有效的实施途径,继而提高教师善于发现、实施推动、灵活运用的能力,领悟叶先生“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的关键,最终培养并促进幼儿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中核心概念的界定

1.“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即以确认儿童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促进儿童的自主发展为根本,从研究儿童的学习天性、本能、特点、规律和我国社会变革发展要求出发,引导儿童自主学习和实践,使之获得真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2.幼儿园科学游戏:是在幼儿园老师的指导、启发与组织下,幼儿借助物质材料以及有关的玩具、图片和声像资料等物,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寓有科学知识的游戏,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有效方法。

3.创新: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本课题中的创新:指在实践叶圣陶理论的过程中,在“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指导下,探寻“幼儿园科学游戏”组织与指导的新模式,推陈出新。挖掘幼儿的潜能,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辨析、历练,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同时运用叶圣陶理论为指导,转变教师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

4.实施:用实际行动去落实施行。

5.课题诠释:“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指引下幼儿园科学游戏创新实施的研究,是以叶圣陶教育思想,实践更为丰富多样的幼儿园科学游戏新模式,由室内游戏走向室外乃至社会之中,在实践中加深对叶圣陶思想的理解,创新幼儿的科学游戏,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科学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与教师共同成长的实践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通过本课题研究,充分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索实践操作中,获得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活动的基本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激发幼儿对自然、社会科学的兴趣和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幼儿主动参与、敢于尝试、富于幻想等科学素质,拓宽教师对科学教育的思路,提高科学教育的组织指导能力,继而丰富园本课程内容,优化幼儿园办园特色,提升办园品位。

基于以上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涵以下两个方面:理论层面,研究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对教师思维方式、教学方式转变的影响与作用。‚实践层面:幼儿园科学游戏“活动环境”的创设;幼儿园科学游戏“活动方式”的创新;幼儿园科学游戏“指导方式”的优化。其中,实践层面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二、课题的组织与实施

我们将课题研究的进展从三个维度明确了先后顺序。先有组织建设的管理顶层设计,让它服务于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再有调研分析、排查问题,把脉课题研究的整个方向与重点;第三强化学习,更新理念,逐步形成“全园参与、强调过程、重在反思”的研究氛围。三方面内容环环相扣,水乳交融,同生共长,融合提升。

(一)课题研究内涵的梳理与推进

1.第一阶段:梳理研究框架与主题。申报前,我们从三个角度思考课题研究方向的定位:当下幼儿园的特色发展、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科技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我们对“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理解。我们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查阅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调查幼儿园现有资源,并结合家长育儿期望和课程游戏化推进的区域要求,将幼儿园科技特色发展与课程游戏化精神“自由、自主、创造、愉悦”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指引下幼儿园科学游戏创新实施的研究》研究定位,使课题在2016年12月得以成功立项。

2.第二阶段:丰富研究方案与思路。随着我们对“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深入解读,幼儿园课题研究的框架越趋丰满。这一阶段中,对教育思想的准确解读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历经了全园参与的培训学习、核心小组的专题研讨、借力专家的课题论证,最终将课题研究的内涵定位在了三个方面:一让孩子的科学素养得到更好的养成,二形成科学、适宜的指向个别化学习的隐性指导,三形成幼儿、教师、家长三方合力,让幼儿的自主成长得到充分发挥。

3.第三阶段:完善研究路径与成果。为了让“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能够在幼儿园科技特色发展中爆发真教育的生命力,课题中期汇报后,借力徐园长名师工作室与特级教师的影响力,昆山市教育局教科室专门对中期研究成果作整体诊断。随后的研究过程中,幼儿园课题核心组展开了一次次基于儿童本位的专题观察,抓准幼儿园科学游戏创新关键研究主题与内涵,解读、评价幼儿在科学游戏中的学习行为,最后探索出了适宜性、针对性、有效性的科学游戏创新实施路径与成果。

(二)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与探索

1.规划:健全组织、细化管理

为保证本课题高效、有序、科学、优化的实施,我们紧扣核心、整体规划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以特级教师为龙头业务园长主管教科室负责教研组长积极带头全园教师人人参与的研究结构。

(1)查阅资料,确立研究计划。课题组每位老师本着借鉴、吸收、创新的研究工作原则,查阅、收集了大量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查询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每个子课题方案制定做准备,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班级幼儿情况确立自己研究的目标,制定研究计划,在分层实施中分层突破,并注重反馈、交流和总结。

(2)阶段交流,调整研究思路。为了确保子课题的正常、顺利开展,每学期组织一次阶段性成果的交流活动。反映每个子课题启动后的实施情况,体现出教师在研究中的思路和方法、手段;同时,在交流中鼓励教师提出困惑,相互解疑,经验共享。使承担课题研究的老师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按步骤实施研究的同时,能根据实际,不断调整研究思路与方法。

(3)定期商讨,制定活动方案。课题组每月组织1次研讨活动,商议、制定校园的阶段性的大活动的内容和方案。具体活动落实时由教科室与教师共同负责,开展一系列指向科技特色发展的园内大活动,如科普宣传周活动、校园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校园“五个一”活动、家园亲子系列活动等等。

2.全纳:调研分析、排查问题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有效落实,我们向教师理念、儿童本位、家庭资源寻根问源、调研分析:

(1)解读叶研思想。课题立项初期,教师对叶研思想进行了深入解读,并同步学习了课程游戏化的内涵,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努力将理念转化为实践。通过核心组成员对课题组老师进行游戏观摩,发现老师对“教”与“学”的关系虽然有理性的认识,却在实践中依然存在明显脱节现象,对幼儿的指导或过于随意、或存在高控现象。

(2)诊断科学环境。各班幼儿对科探活动有着浓郁的兴趣,喜欢动手操作,会做简单的记录,但深入探究的意愿不足。核心组成员在观摩活动后研讨分析,总结为:各班科学区均有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但课题组老师对区域材料的层次性及与主题的关联性上研究不足,班级与班级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各班室外游戏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部分区域如沙水区等游戏内容与材料较少。

(3)分析家长资源。发现家长本园幼儿家长对学校的特色有一定的了解,也支持园内各类活动,但在指导幼儿进行科技制作和科学实验等方面还缺乏经验,但是大部分家长能有意识地带领幼儿进行参观活动,如动植物园、科博馆等,激发幼儿科探意识。

3.发展:深度学习、厚实理念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成立教师发展青蓝结对制,明确教师专业成长的指导要求、提供指导条件,营造向上的发展氛围,以此来提升每位教师的专业水平,使园内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螺旋上升的良好态势。

(1)深度的理论学习。为给老师们如何进行课题研究提供帮助,课题组订阅了大量的关于“学前教育”、“幼儿科学教育”、“科学游戏”等方面的刊物,购买《和儿童一起学习》、《发现儿童的力量》、《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为生活和学习而设计》等专业书籍和大量的科学绘本分级阅读丛书,定期派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培训,同时邀请幼教专家来园指导,引领课题研究。

(2)灵动的课题沙龙。由子课题负责人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结合自已阶段的课题研究实践,精心准备好“记录,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环境中的预设风景线”、“家园一公里科学资源库”等沙龙主题,全面整合好融市级教科专家、教职工、“科学博士”妈妈、“智慧超人”爸爸、网络新媒体等人力与物力资源,自主灵动的课题研讨、张场蓬勃的思维碰撞,不断提升着老师们的课题研究能力。

(3)扎实的实践观摩。我们成立环境文化小组,商讨环境的设计与布置;我们成立创意游戏开发组,老师、家长结合子课题,共同创意设计每一个科学游戏;我们成立群雁齐飞实践团,抱团开展科学游戏现场观摩、立体展示近期研究成果、互动交流研究中困惑。慢慢地思、悄悄地长,理论与实践的携手,让课题研究愈发丰厚。

三、研究的成果和成效

立足实践,组织丰富的科学活动是课程研究的基础,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探寻研究的新视角,以“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愿景,依托“大自然、真游戏、活课堂”这一实施载体,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设有效的科学教育环境,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将课题研究融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并与课程紧密结合,通过有效组织与实施,让每个班、每个孩子乃至每个家庭都有自主参与活动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一)创设了“立体有序”的环境文化

园所文化特色决定了幼儿园的发展。这根文化细丝长什么模样、怎样串,需要合理又科学的表达媒介。环境是最重要的表达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既能清晰表达指向“教是为了不教”幼儿自主发展的文化理念,又能准确定位源于科技特色的“勤于动脑、乐于动手”办园目标,更能精心创立一个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自由自主发展空间。

(二)创新了“多元多维”的活动形式

幼儿园科学教育研究尚处于“学科教学领域”的实施研究范畴,但将幼儿科学教育的视角置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以游戏化的方式结合叶先生的教育思想开展幼儿科学教育,这则是一种新的挑战。我们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寻适合幼儿的游戏化课程模式,将科学教学转化为科学游戏,融入于室内外区域游戏及家园亲子活动之中。

(三)创优了“教为不教”的隐性指导

“不教”、“自主学习”是叶研教育思想的灵魂,“教为了不教”的隐性指导是悄悄的、渐进的、不知不觉的发生着的,幼儿园科学游戏的不教而创新生发、不主导而持续深入,皆源于“关注幼儿、了解幼儿”的智慧追随与隐性支持。

(四)创历了“有效有益”的师幼共长

理念引领实践,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逐步发生着改变。“教为了不教”,更多时候是随风潜入夜的默默,是无声胜有声的了然。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幼儿在科学探究中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得到了发展,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园本课程也在逐步积累中。

    四、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伴随着课题研究的发展,对幼儿的能力发展、教师的科研素养及学校的特色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柏幼在这三年的研究中,虽然已经拥有了完善的研究成果,但自我剖析,尚处于对“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解读的第一季。

1.叶研思想走向课程游戏化课程实施面临新挑战

自从“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在我园科学游戏创新实施研究中扎根后,与课程游戏化全方位的美丽遇见才正式拉开帷幕。怎样顺应不断发展的课程游戏化需求,彰显幼儿园前瞻性课程项目实践的精神,充盈柏幼校园文化内涵,是我们将直接面临的新问题。“十四五”期间,我们将重点探究新时代儿童的基本特征,用“幼儿园科学游戏创新实施的研究成果”迁移辐射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研究,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2.特色课程文化资源与朱柏庐传统文化需要新对接

我园科学游戏创新实施研究成果才初具雏形,要建构成能充分彰显园所特点,并适合我园幼儿实际的园本课程,我们还在路上。因此在下一阶段我们将思考如何将叶研思想与朱柏庐传统文化实现深层对接,切实提升幼儿园发展软实力。初步设想:完善办园理念与叶研思想、传统文化的对接,目前感觉还有些模糊;丰富课程内容,研究综合主题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科技特色课程三大课程结构的合理性;细化三大课程评价,探究适合孩子、家长、教师三方共通的评价模式。

3.幼儿园科技环境文化要上新台阶

幼儿园的环境有其特殊性,为让我园的环境空间多一点润物无声的文化影响,科学游戏活动材料的甄选多一分自然随性的文化气息,细节设置多一些童心速递的传统文化角落,使我园环境文化在自然生态中显自由与自主,在美观大方中亮创造与愉悦。下阶段我们将借助昆山市教育局推行的“品质校园建设工程项目”,将我园环境文化整体脉络中的朱子家训纳入新一轮的科技特色建设规划,充分发挥环境文化的隐形教育价值,让“教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的土壤中焕发勃勃生命力!

2019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