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收藏本站|昆山智慧云平台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会玩“慧”指导 自学自成长—— “教是为了不教”思想指引下幼儿自主学习的支持性策略
[发布时间2020年5月18日]

 昆山市柏庐幼儿园     饶玲

【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独创性的思想精髓和核心是:“教是为了不教。”他说过: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围绕叶圣陶这一思想精髓,我对幼儿园科学游戏的创新实施展开了一  些思考,旨在更好的推动幼儿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关键字】科学游戏、教是为了不教、自主学习。

最好的教育不是批评斥责、不是强制惩罚、而是淡化教育痕迹,让受教育者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被潜移默化。教是为了不教,为不教而教,就是把教育内容渗透在游戏、生活中,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中让幼儿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整个中国现有的教育思想具有借鉴、启示的积极意义。

言简意赅的说,就是要让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幼儿在游戏中会获得更多发挥主动性的机会,他们可以自主选择游戏伙伴、游戏内容和玩法。而科学游戏更有利于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科学游戏不仅能激发幼儿好奇心,保持幼儿求知欲,还能促使幼儿探索,从而发展幼儿表现力。幼儿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解决对某一科学现象产生的疑惑,还能为以后入学对这些现象的抽象学习奠定感性经验基础。那么,以科学游戏为起点,怎样才能体现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意蕴,起到涵养童心、引发互动,推动幼儿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更好地发展呢?

一、“问诊”科学区,剖析真问题

一提到科学区,老师们第一想到的是什么?是操作,是实验,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其中的教育价值却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掘。围绕《纲要》和《指南》精神来审视科学活动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思考和解决。

1.“看起来好玩”

很多时候我们在组织科学游戏时的出发点只是“领导有要求”,或是“学校有观摩”等,并没有真正地去思考和理解组织科学游戏的意义,从而会导致科学区里虽然看起来材料内容琳琅满目,只是“看起来好玩”。

2.“坚持起来困难”

(1)缺乏持续性指导

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真的一直在坚持引导幼儿探究科学、玩转科学吗?有的科学游戏,刚开始也许我们会关注并指导幼儿进行探究,但是时间一长,精力投入越来越少,对幼儿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也变得漠不关心了。

(2)材料准备太繁琐

有的科学活动涉及到的准备材料可能复杂,每次组织起来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时间一长,老师们也疲于去准备与更新,这样幼儿想玩也没法玩了。

没有了教师的支持,幼儿的探索热情也会大大减弱,再加上自身探究能力的局限,就会导致科学探究活动的中断。

二、实施新策略,实现“真”价值

1.带着兴趣走进游戏

提高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幼儿所有的经验都是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科学活动内容应该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中寻找和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有趣的科学内容,还应该引导幼儿带着生活经验走进科学游戏,对这些他们熟悉、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更愿意去探索、探究。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还能够保持长久的求知欲。换句话来说,我们应把科学活动的研究方向从教材转向幼儿,以幼儿为出发点,关注他们一日生活中的兴趣点和发展需要,及时捕捉幼儿的疑问,进一步开展探究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而确定整个科学教育活动,并开展相关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的科学教育活动。

(1)巧取材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的出发点主要是教材、大纲,而不是幼儿,这导致幼儿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机。所以,我们要改变出发点,去寻求幼儿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幼儿的成长社会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活动。

例如:一到十月份,幼儿就会想起祖国妈妈的生日,针对国庆假期去哪里游玩他们也有说不完的话题。今年的国庆节活动,我们班组织幼儿一起制作了五星红旗,先用彩纸折一折、剪一剪,完成五角星。再把五角星粘贴在红色彩纸上,最后卷上竹棒,威风凛凛的五星红旗就完成了。结合幼儿的这种生活经验,我们由此延伸出了科学游戏《转动的红星》。利用红色彩纸折剪出立体效果的红星,用毛皮反复摩擦过的塑料管靠近红星并做绕圈运动,红星就会跟随塑料管做水平转动。其中的科学原理是从摩擦起电出发,摩擦后的塑料管带静电,是负电荷,靠近红星后,接近塑料管的一端带正电荷,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红星被塑料管吸引并一起运动了起来。

(2)巧创新

趣味性是游戏的生命。好玩的游戏即便是成人也都会为之吸引。我们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来选择适合他们的科学游戏,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是幼儿从事一切活动的源泉,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巨大动力,可以帮助幼儿主动获得新知、成为活动的主体。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我们不仅可以在同一区域投放不同的科学游戏材料:现成的科学玩具、自制的科学玩具、幼儿可操作或可参与制作的废旧材料。除此之外,区域和区域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即便是在其他区域,我们也一样可以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探索科学新知,这也是对幼儿多方面科学探索创造的天然条件,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度也是只增不减。

例如:科学游戏《水中盛开的花朵》,引导幼儿探索纸花在水中逐渐展开的科学原理。制作的纸花放入水中,一片片的花瓣居然慢慢展开了,幼儿都觉得十分的神奇。因为纸张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当水渗入纸张后,纸张内的纤维就会膨胀,使得纸张会沿着折位张开,于是就出现了类似花开的效果。

在准备这个科学游戏时,我们除了可以直接投放现成的纸花朵,我们还提供了彩纸、画笔等,幼儿在发现趣味的同时也会想要自己试一试,他们还会设计不同样式的花朵,看着自己设计的各种花朵在水中绽放的样子,幼儿也会因此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对科学游戏更加的感兴趣。而且,这个游戏也可以放在美工区进行。

科学游戏不一定非要在科学区才能实施,在非科学区也一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带着疑问开展游戏

在组织科学游戏《弹弹泡泡球》时,我们提供了自制泡泡水、毛线手套、毛巾、一次性塑料手套、杯子、吸管等,引导幼儿探索有的材质可以接住泡泡并能让泡泡弹起来,泡泡不会破裂。但在游戏开始时,我们并不需要直接了当的告诉幼儿这个游戏的目的或是可以怎么玩,吹泡泡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也没有难度,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玩,兴许还会玩出新的花样。

(1)自主尝试

在幼儿自由探索尝试时,有的幼儿只是吹泡泡,比谁的泡泡大、飞得高;有的幼儿是吹泡泡,想要用手接但是失败了,最后开始尝试了一些道具,发现毛线手套可以接住泡泡,还能让它弹起来;有的幼儿用吸管在桌上吹泡泡,过了一会泡泡破裂了,他又在毛巾上吹泡泡,发现泡泡并没有破裂;还有的幼儿进行了合作游戏,一个幼儿对着另一个幼儿身体的各个部位吹泡泡,发现有衣服包裹的地方泡泡没有破裂,接触皮肤时泡泡却破裂了……

(2)分析结果

根据幼儿的各种尝试,他们也发现了其中的秘密。泡泡的形成原因在于液体的表面张力,泡泡悬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由于泡泡水中洗洁精等逐渐挥发就会随机破裂。而当泡泡碰到杯子、桌面、皮肤等物体时,由于表面张力被破裂就会瞬间破裂。而毛巾、毛线手套、棉质衣服等表面存在大量的细小纤维,就如同水中的浮游生物不会破坏水的表面张力一样,纤维不会破坏表面张力,因此泡泡就不会破裂。

《指南》中指出:“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不应该要求幼儿完全按照示范区做。”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更新“教”与“学”这两个环节的概念,科学游戏中不应该存在示范这个环节。教师一旦示范讲解了某个游戏的规则与玩法,幼儿就只会照着这一种或几种玩法去反复的“游戏”。可能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游戏了。然而事实却是,这样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不利于幼儿自主探索精神的发展。

3.带着自由享受游戏

人们常说“科学无禁区”,无禁区的说法同样适用于游戏。在游戏中,我们要鼓励幼儿随心所欲,让幼儿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游戏,这样更能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幼儿的发展空间更是无法预测的,如同吹泡泡这样简单的游戏,幼儿却能玩出各种花样,且能从中发现各种奇怪的科学现象。所以,践行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为了幼儿自主发展,我们要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下学习科学、探索科学。

三、追随“新”理念,坚持活教育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科学地总结了一套深深扎根并能够指导中国广大教师实践的现代教育教学基本原则、方法和经验。俗话说得好,一种米养百种人。自主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发展。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不一样的,重要的还是后天精雕细琢的培养。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更要追随幼儿的成长,建立正确的儿童观,信任前置,有耐心、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和实践,使之获得真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一步步接近不需要教的境界,让幼儿带着“我的游戏我做主”的想法,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