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20.9.24 | 班级 | 小一班 | 教师 | 成璐歆 |
子课题名称:科学游戏融入小班科学区活动的实践研究 | |||||
科学游戏 内容 | 名称:有趣的MM豆 材料: 1.温水 2.MM豆、小盘子 玩法: 1.将巧克力糖在小盖子里摆成圆圈。 2.将温水倒入盖子里。 3.糖色素慢慢成条状溶解开来,一直溶向中心,形成漂亮的彩虹。 科学原理: 彩虹糖遇水变“彩虹”,是因为糖中部分水溶性色素遇水溶解,所以出现了彩虹样的色块。 | ||||
课题实施情况 | 观察: 孩子们看到拿出的MM豆非常的开心,滔滔不绝的开始讲述自己吃过MM豆的经验。接着我们每桌豆提供了MM豆,满足孩子吃的愿望。边吃边说说自己吃的想法,有的孩子说我吃的是苹果味的,因为它是绿色的,有的孩子说我吃的是咖啡色的,因为是巧克力味。吃过以后,我们要开始实验了,“你们知道MM豆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吗?”我拿出一杯水,请孩子们把MM豆按不同的颜色排成了一个圆圈,然后把温水倒一些进去,孩子们分组实验,发现了MM豆外面的颜色没有了,到了温水里、变成了一个彩虹圆圈。 分析: 平时孩子们都喜欢吃MM豆,喜欢它甜甜的味道,喜欢它五彩的颜色。今天孩子们通过尝一尝,闻一闻,试一试,看一看,玩一玩MM豆,因此我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满足孩子的需求,通过尝一尝,试一试等重要感官,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彩色糖果中大多使用的是人工合成色素以及让色彩稳定的被膜剂等。配料中有色素标注“某某铝色淀”,这类都是人工合成色素。“这类糖果多吃,可能会对儿童肝脏造成较大的负担,部分合成色素有可能影响儿童神经系统,造成多动症等。”通过今天的实验,小朋友亲眼看到了色素在哪里,希望他们以后少吃彩色的糖果。 |
课题实施记录表
课题实施记录表
时间 | 2020.10.9 | 班级 | 小一班 | 教师 | 成璐歆 |
子课题名称:科学游戏融入小班科学区活动的实践研究 | |||||
科学游戏 内容 | 名称:吹泡泡 材料: 1. 泡泡器具 2. 泡泡液 玩法: 用各种泡泡器具探索吹泡泡 科学原理: 泡泡机、风力、嘴巴吹都会吹出泡泡,泡泡机会更省力。 | ||||
课题实施情况 | 观察:“老师,我想把泡泡吹到外面。”鲁YH看着窗向我求助,“我想让泡泡飞出去。”她又补充到。我拉开了窗户,她迫不及待地吹了起来,“哇,飞起来了,好多泡泡呀,快看快看。”一旁的汤KR看到了也往窗外吹起泡泡。旁边的几个孩子被吸引了也都围过来看。鲁YH 对着室内吹起了泡泡,几个孩子围过来抓泡泡,其中一次把泡泡吹到了朱JY 脸上,鲁YH看到朱JY在擦脸,鲁YH赶紧调整了吹的方向,将原来的往前吹改成往上吹,朱JY继续高兴地跳着抓泡泡,接着鲁YH又转换了不同的方向,还提出指令;“朱JY,你抓最大的泡泡。” 分析:鲁YH在家庭活动中有过在户外玩吹泡泡的游戏,有着一定的经验,因此拿到玩具后就想将泡泡吹到外面。而且该幼儿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寻求帮助,同时也吸引到了不少同伴前来观看。在发现问题时,鲁YH能及时调整,尝试了往不同方向吹泡泡,时而前后左右,时而上下,变着方向吹,吹的时候发现泡泡有大有小,还与同伴互动玩起了抓泡泡游戏。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吹泡泡工具,激发幼儿探究。 泡泡水的调制可以邀请幼儿参与,发现洗洁精放的多与少和泡泡的关系。 |
课题实施记录表
时间 | 2020.10.22 | 班级 | 小一班 | 教师 | 成璐歆 |
子课题名称:科学游戏融入小班科学区活动的实践研究 | |||||
科学游戏 内容 | 名称:好玩的发条玩具 材料: 各种发条玩具 玩法: 拧紧发条,让玩具动起来。 科学原理: 发条是一种弹簧机括,发条里是一根可圈型的绕圈弹簧,原理类似于陀螺,当发条旋转的时候,里面的圈型弹簧就裹紧,简单的说就是积蓄动力势能,然后弹簧复位自然就产生了动力势能! | ||||
课题实施情况 | 观察: 发条类玩具有跳鸡、跳蛙、跳马等,它们的动作特点都是上足发条后,玩具放在桌面上即能作跳动前进,但拿在手上却不动作。让小朋友猜猜它们为什么会动,孩子们有的说是有电,有的说是用手动动它,它就会动了,还有的小朋友知道是发条玩具但他说不清楚,他说拧一下就能让他动起来。但拧发条需要比较大的力气,小班小朋友手部的力量还是比较弱的,有许多小朋友都需要老师的帮助。 分析: 发条玩具对于小孩并不陌生,生活中也都有所接触,但却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这个活动带给孩子的兴趣还是很浓厚的。活动中我先出示发条玩具,让幼儿仔细观察发条玩具的特征,但是在这一个过程中,我说的太多也过于简单,没能抓住一个点,急于把知识传给幼儿,而效果却适得其反。使孩子失去了自主性也失去了探索的机会。然后是请幼儿根据发条玩具的运动方式——先快后慢,让幼儿一一模仿发条玩具的动作并尝试听音乐,跟着音乐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参与度也很高,整个活动一下子又调动起来了,借此我也再次强调了发条玩具的运动方式,上满发条后发条玩具会快速的运动起来,慢慢的发条会松下来,然后便停止。孩子们个个都像上了发条的玩具玩的可开心了。美中不足的是觉得孩子的表演动作还是很有限,身体的表现力不够丰富。孩子在玩的时候,规则意识也不是太强,兴奋的我都有点收不回来,使活动的次序有点乱。这方面我还有待加强,使活动能有序的进行,又能很好的控制好孩子的常规并能够安全的进行游戏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
课题实施记录表
时间 | 2020.11.5 | 班级 | 小一班 | 教师 | 成璐歆 |
子课题名称:科学游戏融入小班科学区活动的实践研究 | |||||
科学游戏 内容 | 名称:有趣的音调 材料:勺子、石头、玻璃杯等 玩法:用筷子随意敲击杯子 科学原理:敲击瓶子时,瓶子会振动发声,不同材质的瓶子振动的频率也会不一样。
| ||||
课题实施情况 | 观察:鲁YH没有选择石头等物,直接敲打了新投放的瓶子,她一开始选择了铅笔,发出咚咚的声音,敲了几下又换成了勺子,一个一个敲瓶子,发出叮叮叮清脆的的声音,旁边的胡ZY则选择了彩铅,一起敲着,叮叮咚咚合奏着。鲁YH把勺子的柄塞进瓶子里打转,发出连续性的铛铛声,“嘻嘻,真好听。”一旁的胡ZY看见了也学着她的样子将笔伸进瓶口一起打转。 分析:在打击乐器、石头等材料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几个玻璃瓶,敲打的材料在原来勺子、积木的基础上增加了笔、小木棍,两个孩子敲打的兴趣很浓。鲁YH在游戏中能主动探究,发现新玩法,并乐于表达,分享给旁边的伙伴,引发了同伴间的互学与合作。
|
课题实施记录表
时间 | 2020.11.19 | 班级 | 小一班 | 教师 | 成璐歆 |
子课题名称:科学游戏融入小班科学区活动的实践研究 | |||||
科学游戏 内容 | 名称:浮起来的蛋宝宝 材料: 鸡蛋、水、盐 玩法: 把鸡蛋放在清水里,用勺子往清水里加盐,直到鸡蛋净起来。 科学原理: 由于鸡蛋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所以鸡蛋会浮在盐水的上面,当向盐水中加清水时,盐水的密度就会不断减小,当盐水的密度小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会下沉了。 | ||||
课题实施情况 | 观察: 张HC起来特别小心翼翼地,盐加得不是很多,所以鸡蛋一直没能起来。后来胡ZY盐都倒进去吧,鸡蛋肯定能浮起来。”搅拌几下后,鸡蛋终于从水底浮了上来。张HC感叹道:“原来放一点盐是不行的,要放很多盐才能浮起来。” 分析: 回忆以往的生活经验,孩子们都知道鸡蛋放在水里是沉下去的,他们非常好奇怎样才能使鸡蛋浮起来。区域活动前的导入,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孩子探索的积极性,所以科学区选择该游戏的孩子有点多。我引导他们轮流来尝试,或者可以先旁观。活动讲评时,考虑到今天游戏中,想玩的孩子比较多,所以我请没玩过的孩子回家后再做一次这个实验,第二天来交流自己的发现。 |
课题实施记录表
时间 | 2020.12.3 | 班级 | 小一班 | 教师 | 成璐歆 |
子课题名称:科学游戏融入小班科学区活动的实践研究 | |||||
科学游戏 内容 | 名称:会唱歌的瓶娃娃 材料: 1.装有黄豆、米、棉花、纸巾的透明瓶子各一个。 2.标有黄豆、米、棉花、纸巾的记录纸卡。 3.表情卡若干(哭、笑)。 玩法: 第一步:分别摇动四个“瓶娃娃”。 第二步:仔细听一听,哪个“瓶娃娃”会发出声音?在记录纸上的相应表格里粘贴表情卡,能让“瓶娃娃”发出声音的材料贴上笑脸表情卡,反之则贴上哭脸表情卡。 科学原理: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黄豆和米比较坚硬,与瓶子撞击后,瓶子振动幅度较大,声音较响,所以我们能听见;而棉花和纸巾比较柔软,与瓶子撞击后,瓶子振动幅度较小,声音较轻,所以我们很难听见。 | ||||
课题实施情况 | 观察: 选材贴近生活,声音在我们周围到处都能听到,小班幼儿对各种各样的声音又比较敏感,活动中的瓶又是幼儿生活中随处可以收集的瓶子,在选择让瓶宝宝唱歌的材料时,又考虑到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如黄豆、米、棉花、纸巾等,发出的声音也非常生活化,从生活出发,又回归生活; 材料考虑了形象性,教师从小班幼儿思维形象性特点出发,把瓶装饰成可爱的娃娃形象,瓶盖是宝宝的帽子,放材料时还准备了小勺,引导幼儿给瓶宝宝喂一勺,以此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物体振动发生”对幼儿来说非常抽象,所以活动选择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帮助幼儿理解这一抽象概念,我由易到难地设计了一系列活动环节:先让幼儿看一看,再认一认,做一做,说一说,最后玩一玩中,总结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且声音的响度与物体坚硬程度有关”的科学经验。符合小班幼儿认知特点,能使幼儿在玩中学,有机会参与尝试,无论如何,幼儿都会有自己的发现,使他们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提升,鼓励幼儿不断探索。 分析: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现在的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会唱歌的瓶娃娃,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对“物体振动发声”有了初步了解。
|
课题实施记录表
时间 | 2020.12.17 | 班级 | 小一班 | 教师 | 成璐歆 |
子课题名称:科学游戏融入小班科学区活动的实践研究 | |||||
科学游戏 内容 | 名称:有趣的镜子 材料: 镜子每人一块 玩法: 幼儿拿着镜子在阳光下照照、玩玩。 科学原理: 光线进入平面镜后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与实物相同的虚像的一种原理。 | ||||
课题实施情况 | 观察: 小朋友每人拿了一面镜子,在阳光下这里照照,那里照照,还照了照自己和朋友。郭HX在玩镜子的时候发现,操场上有个白色的斑点,他把他的发现告诉了同伴,旁边的朋友也跟着他一起玩了起来。 分析: 我利用小班孩子爱玩的特性,通过让幼儿看一看,玩一玩小镜子,让幼儿感受到镜子的特征,镜子的表面是光滑的,然后在镜子里可以看到自己和别人影子。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行为总是在老师的意料之外,我突然发现,他们通过在阳光下照一照,发现墙上有光斑,因此就顺着他们的发现,让他们感受到在阳光下玩镜子的快乐。整次活动比较顺利,并且孩子能积极参与。 |
课题实施记录表
时间 | 2020.12.31 | 班级 | 小一班 | 教师 | 成璐歆 |
子课题名称:科学游戏融入小班科学区活动的实践研究 | |||||
科学游戏 内容 | 名称:旋转的风车 材料:一个成品风车、风车未成品材料若干。 玩法: 第一步:展示风车,引起幼儿玩风车的兴趣。 第二步:幼儿自由玩风车,尝试用多种方法使风车转起来。 第三步:讨论①你是怎样让风车动起来的?②风车怎样才能转的快? 第四步:幼儿做风车。教师启发幼儿动手设计,大胆制作一只漂亮的风车,同时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 第五步:幼儿玩自己所做的纸风车,进一步感受空气的流动。 科学原理: 风车转动的原理是由于热空气膨胀后密度降低,空气对流形成风,风带动风车叶片绕轴转动。而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就可以促使发电机发电,这就是风力发电的原理。 | ||||
课题实施情况 | 观察: 霄霄在制作风车的时候很快速的掌握了要领,用吹的方法,就带着风车去玩了,而一旁的小夏不知道怎么玩,动来动去都找不到方法,一旁的霄霄一直在观察着小夏,我让霄霄去帮助小夏,小夏在霄霄的帮助下马上找到了玩的方法。 周YX做好了风车出去玩的时候,发现风车转不起来,在教室里是用手拨的方法,原来是因为周YX的风车中间有点紧,所以用手转才能把风车转起来,我帮助周YX调整了风车,他就欢快的去玩风车了。 分析: 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要让幼儿探索让风车动起来的方法必须借助具体的物体,于是我幼儿准备了一支成品风车,以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游戏中,探索风车动起来的方法,体验玩风车的乐趣。 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知道让风车转动起来的方法有多种多样,考虑到小班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我主要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环节,在室内先以集中的形式请幼儿思考让风车转动的不同方法,如跑、吹、用手拨等方法并个别实践验证;在孩子获悉了解几种方法之后进行室外活动,让幼儿拿着风车到大操场游戏,在玩风车的情境中进一步探究、发现方法,自由自在的游戏得到孩子们的喜欢和积极参与。虽然是小班的孩子,但孩子们还是能大胆地体验奔跑、身体转动、用嘴鼓吹等不同方法,其中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奔跑和高高举着风车等风来转动,当看到风车快速地转动起来时,孩子们的小脸上是满满的快乐和喜悦。 |
课题实施记录表
昆山市柏庐幼儿园
时间 | 2021.1.14 | 班级 | 小一班 | 教师 | 成璐歆 |
子课题名称:科学游戏融入小班科学区活动的实践研究 | |||||
科学游戏 内容 | 名称:钓鱼 材料:自制小鱼若干、回形针若干、鱼竿若干(绳子上挂磁铁)。 玩法: 第一步:将回形针别在自制小鱼上。 第二步:将自制小鱼放进“鱼塘”里。 第三步:用钓鱼竿钓水盆中的“鱼”。 第四步:当钓鱼线上的磁铁和“小鱼”身上的回形针碰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能钓到“小鱼”了。 科学原理: “小鱼”身上的回形针是铁制品,鱼钩上的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 | ||||
课题实施情况 | 观察: 磁铁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和常玩的物品,如:文具盒上的磁铁和书包扣上的磁铁,家中的电磁炉等等。课程取材于这一生活题材,但是“磁铁能吸住铁的物品,不能吸住非铁物品”对幼儿来说非常抽象,所以活动选择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帮助幼儿理解这一抽象概念,我由易到难地设计了一系列活动环节:先让幼儿看一看,再认一认,做一做,说一说,最后玩一玩中,总结出“磁铁能吸住铁的物品,不能吸住非铁物品,真好玩”的科学经验。符合小班幼儿认知特点,能使幼儿在玩中学,有机会参与尝试,无论如何,幼儿都会有自己的发现,使他们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提升,鼓励幼儿不断探索。 分析: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现在的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钓鱼,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磁铁”的性质(磁铁能吸住所有含铁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