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收藏本站|昆山智慧云平台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子课题《科学游戏融入大班科学区活动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总结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2日]

子课题《科学游戏融入大班科学区活动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总结

昆山市柏庐幼儿园  张舒蓉 吴欣怡

《指南》提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选择材料,自由结伴,自由地发挥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使个别化的、操作性的学习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主要是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而得到发展。本学期我们继续围绕课题《科学游戏融入大班非科学区活动的实践研究》,在非科学区中投入材料,鼓励幼儿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

   一、激发为先,主动探索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展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大班幼儿好奇心与求知欲强,他们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寻求问题的答案,进行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在区域中所提供的材料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大班的幼儿,激发其学习探索的主动性。如在科学游戏“水柱的魔力”中,我们在玩水区投放了各种水壶和乒乓球,引导幼儿观察水柱冲击乒乓球时现象,发现“水柱的魔力”。在游戏“沉与浮”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如有易拉罐、铅笔、玩具、磁铁、小碗等,让幼儿尝试将沉下去的东西想办法让它们上来,而让浮上来的东西想办法沉下去,这样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更加容易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

二、围绕目标,注重引导

科学区投放的材料不同于一般简单机械的操作玩具,它除了应具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能激起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外,还应该具有目标性和引导性。区域活动是一个很好的能体现幼儿自主性的平台。在活动中,幼儿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充分地与操作材料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操作材料是幼儿隐性的老师,应起到支持和引导幼儿获得相关知识经验和发展的作用。试想,如果我们只强调活动材料的探究性,而忽视材料的引导性,那么教师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提供各种材料,不必管幼儿用这些材料能做出什么,这些材料能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所以强调引导性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考虑幼儿的实际能力,考虑材料之间的关联,考虑材料所提供的线索对幼儿的启示,考虑好什么样的材料投放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实现相应的教育目标。

可以说,只有具有引导性的材料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材料的探究性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是因为只有具有探究性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的材料,才能“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才“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发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材料的引导性不是教师的语言指点,更不是教师代替幼儿操作,而是内化在材料中的“指路”线索。使材料具有引导性的关键是找到材料与活动预期结果间的关联。

    三、源于生活,富有层次

   (一)游戏活动的生活性

  《纲要》中提出:“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对幼儿来说,科学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到自身及自己身边的每一样事物。他们对于世界的探索也是从身边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开始的,因此教师应更充分挖掘生活中可用的资源。其中,有师生变废为宝的作品,有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的火箭,有巧手父母制作的筷子玩具和记录时间用的沙漏、打水的辘轳,还有大家一起搜罗的各种纸张等等,甚至日常最普通的衣架都成了实验的宝贝,幼儿在玩衣架平衡时可以清楚的比较水果的轻重,并可以自己动手用积木使左右平衡。生活即教育,区域的材料要打破局限,发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真正做到生活化。

(二)区域活动的层次性

科学是幼儿在操作中将科学的核心概念转化为本体经验的过程。区域活动中,允许个体所表现出来的速度、精确度上的差异,允许先操作完的幼儿尝试更深层次的探索。没有一视同仁,给孩子反思消化的空间更广。,让每一位孩子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都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大班的孩子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他们已经不能满足于老师教给他们固定的道理,而是更希望自己去尝试、探索、操作,通过与伙伴之间的讨论,提出疑问,最终得出实验结果,并且他们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所以我们在区域投放的每一个材料都要用心思考、精心设计,从而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幼儿带着任务在情景、竞争中完成本年龄段的教育目标。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像春雨一样,滋润我们的幼苗,为幼儿创造探究的优质空间,使孩子在快乐的科学活动中,体验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注入无穷动力。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科学区材料的设计与投放,让它为幼儿探索能力的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用心呵护与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及相互关系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