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收藏本站|昆山智慧云平台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在共建共享中助推自主学习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2日]

一、营造支持氛围,体现“教”与“不教” 的自然融合

环境造就人,创设适宜的幼儿游戏氛围,以爱与尊重为前提,把游戏的点滴以丰富而有效的环境形式向孩子传递,体现的是“教”与“不教”的自然融合。

1. 浸润——让环境作教师。“幼儿是环境的主人”,这句话嘴上会讲,但要真正落实在行动上,把环境创设的参与权交给孩子,这就需要教师有心“栽花”。在环境布置时首先考虑三个问题:(1)哪些是幼儿能够做的?幼儿可以写主题墙上的模板字体、可以表征记录想法(2)哪些是家长能够合作的?游戏材料的收集(3)哪些是需要老师完成的?游戏资源的整合与投放。接着,师幼共同布置主题环境,这样来布置环境,才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我的环境我做主”的理念。环境中隐含了丰富的游戏元素,不用成人刻意去“教”,环境是幼儿最好的教师。

2. 支持——让材料作媒介。幼儿游戏活动是依赖于一定的材料而开展的,多样化、数量足的操作材料,能引起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力,促使其积极地参与游戏活动。我们班最大的特色材料其实就是纸了,我们从造白纸到花草纸到色素纸到再生纸再到纤维纸和果皮纸,我们一直投放不同的材料来进行推进。那造好的纸又是新的资源?如何利用?我们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主题推进需求,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供孩子们自主选择。纸来纸往,变成了美工区的装饰资源、科学区的纸实验资源等等。教师的角色是幕后的支持者、材料的提供者,将教师的“教”自然渗透在材料中,进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操作欲望,促进幼儿主动参与、大胆表现。

3.游戏——让情感作推手。玩是儿童的天性,没有游戏就没有快乐的童年,适宜的游戏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趣味有加的。我们大三班的游戏主题是从爱国爱党出发的,由此推出了造纸术游戏、京剧脸谱游戏、青花瓷游戏、刺绣游戏、围棋游戏、成语故事讲述、节奏古诗词等。结合绘本《折纸飞机的男孩》,我们深入认识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生发了建构游戏“中国火箭、军舰、飞机场”等游戏。以多样化的中国独有的红色资源,引导幼儿进行“爱”的表达,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真正起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没有刻意的 “教”,只有随性的“玩”,爱国爱党的情感,在“教”与“不教”中,因 “玩”而统整。   

二、运用幼儿表征,体现“教”与“不教” 的适度把握  

1.游戏计划开启“任务”模式

陈鹤琴先生主张“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妈自己想”,强调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幼儿自主制定游戏计划能够有效提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区域游戏的计划表,充分留白,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性。幼儿有一百种语言,我们要相信幼儿的表征能力,他能在留白计划表上表达自己的游戏意愿,用画笔表征形象又童趣的游戏计划,在游戏中展现有目的的游戏行为。

2.游戏故事开启“问题”模式

“游戏故事”实际上是以图文的形式对儿童的游戏行为进行记录,是幼儿对自己游戏行为的一种评价方式。在实施“游戏故事”时,可以运用三个策略,即“听”“看”“读”的策略。“游戏故事”是幼儿创作的,由于幼儿的绘画技能还不成熟,画面无法完全表达 幼儿想表达的内容,除了图画、符号外,他们还会有一些语言补充,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去去“听”。其次,孩子们画的游戏故事就好比是一本书,其中呈现的符号、 色彩、线条都是他们内心对这个世界的真实的情感流露,是对自己所获经验的构建,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去“看”,去挖掘。最后,通过语言区游戏化动态化分享自己的游戏故事,组织幼儿读自己的游戏故事和同伴的游戏故事,激发幼儿“读”的兴趣及对画面的观察,让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相互促进、相互学习。